Latest ReleaseNEW
The latest high-quality material resources released
No registration or login requiredcartoon Christmas tree Santa Claus reindeer snowman decoration elements illustration vector
3109 sequence: 15 items - png+eps - cartoon winter Christmas cute Christmas tree Santa Claus reindeer snowman decoration elements illustration vector design material 当然你也可以设置免登录收费查看部分内容~~~ Download link:
306 sexy Beijing Opera photos download
This is an exclusive resource that can only be downloaded by lifetime members
2780 sequence 33 models – png+ai vector AI hand drawn European creative cartoon Easter Christmas dwarf pattern illustration design material
2780 sequence 33 models - png+ai vector AI hand drawn European creative cartoon Easter Christmas dwarf pattern illustration design material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代码高亮 function _mbt_test_highlight(){ return true; } 类似支付宝的支付密码,使用 Line Pay 时需要另外输入一个验证密码。iPhone 5S 以上的手机用户则支持 TouchID 指纹登录。 不过 Line Pay 目前还不够完善,用户转账功能暂不支持日本之外的地区,全球版能用的只有信用卡支付。同时公司也在为继续支持更多的线下商店而努力。
独家测试资源下载
社交类 app 有着庞大的用户群,而用户就是公司开展业务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最近像 Snapchat 也推出了转账功能,我们熟悉的微信也有微信支付,Facebook 和 Twiiter 也一直在支付领域探索。如今拥有 1.7 亿活跃用户的 Line 也宣布其支付功能 Line Pay 将于 12 月 8 号全球上线。演示收费下载资源样式1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代码高亮 function _mbt_test_highlight(){ return true; } 类似支付宝的支付密码,使用 Line Pay 时需要另外输入一个验证密码。iPhone 5S 以上的手机用户则支持 TouchID 指纹登录。 不过 Line Pay 目前还不够完善,用户转账功能暂不支持日本之外的地区,全球版能用的只有信用卡支付。同时公司也在为继续支持更多的线下商店而努力。
演示收费查看文章部分内容
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 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 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这是可以免费看到的内容。 下面测试隐藏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隐藏全文~~~
正版演示多附件多价格收费下载
演示多附件多价格收费下载,可用于场景例如:一个软件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价格不一样。 社交类 app 有着庞大的用户群,而用户就是公司开展业务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最近像 Snapchat 也推出了转账功能,我们熟悉的微信也有微信支付,Facebook 和 Twiiter 也一直在支付领域探索。如今拥有 1.7 亿活跃用户的 Line 也宣布其支付功能 Line Pay 将于 12 月 8 号全球上线。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默认样式
Carefully selected materials for designers, unedited images, models, vector graphics, and model material downloads
No registration or login requiredcartoon Christmas tree Santa Claus reindeer snowman decoration elements illustration vector
3109 sequence: 15 items - png+eps - cartoon winter Christmas cute Christmas tree Santa Claus reindeer snowman decoration elements illustration vector design material 当然你也可以设置免登录收费查看部分内容~~~ Download link:
2780 sequence 33 models – png+ai vector AI hand drawn European creative cartoon Easter Christmas dwarf pattern illustration design material
2780 sequence 33 models - png+ai vector AI hand drawn European creative cartoon Easter Christmas dwarf pattern illustration design material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代码高亮 function _mbt_test_highlight(){ return true; } 类似支付宝的支付密码,使用 Line Pay 时需要另外输入一个验证密码。iPhone 5S 以上的手机用户则支持 TouchID 指纹登录。 不过 Line Pay 目前还不够完善,用户转账功能暂不支持日本之外的地区,全球版能用的只有信用卡支付。同时公司也在为继续支持更多的线下商店而努力。
独家测试资源下载
社交类 app 有着庞大的用户群,而用户就是公司开展业务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最近像 Snapchat 也推出了转账功能,我们熟悉的微信也有微信支付,Facebook 和 Twiiter 也一直在支付领域探索。如今拥有 1.7 亿活跃用户的 Line 也宣布其支付功能 Line Pay 将于 12 月 8 号全球上线。演示收费下载资源样式1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代码高亮 function _mbt_test_highlight(){ return true; } 类似支付宝的支付密码,使用 Line Pay 时需要另外输入一个验证密码。iPhone 5S 以上的手机用户则支持 TouchID 指纹登录。 不过 Line Pay 目前还不够完善,用户转账功能暂不支持日本之外的地区,全球版能用的只有信用卡支付。同时公司也在为继续支持更多的线下商店而努力。
演示免费资源下载
苹果本周宣布,将支持阿拉巴马州的一项反歧视法案以公司 CEO Tim Cook 为名。这一项反歧视法案反对歧视教师以及政府员工中的 LGBT 人群(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人)。 据路透社报道, Patricia Todd 是阿拉巴马州的唯一一位出柜的国会议员和立法者,她提议以 Cook 的名字命名这份反歧视法案。她表示苹果公司一开始对于使用 Cook 作为法案名字一事十分的犹豫,甚至曾联系她放弃这个提议。但经过思考后,最终还是接受了它。 阿拉巴马州是库克的故乡,而 Cook 在入选“阿拉巴马州名人堂”就曾发布演讲,表示该州的反歧视进程迟缓。3 天后,Cook 便发表文章公开出柜。 苹果公司表示,“Tim 听到议会 Todd 想要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部反歧视法案时,觉得非常荣幸,同时我们对此前的谣传感到十分抱歉。我们长期以来都支持 LGBT 人群的权利,也希望每个州都能争取到职场平等。” 该法案将在明年 3 月再次提请。 Tim Cook 会支持法案并不奇怪。在去年秋天,他就在 WSJ 发表文章,公开支持联邦员工的的反歧视法案。
【团购下载】标题可设置显示最多两行
虽然“新能源汽车”这一名词不断出现在大家的视界里,但其实这类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并不乐观。按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申报计划,截至今年 9 月,完成的推广量仅为目标量的 11.49%。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充电麻烦”便是其中之一。一方面公共充电站稀少,另一方面私人充电站设立门槛高。 沃尔沃正在尝试让用户随车携带充电站,以便解决充电不方便的问题。有意思的是,该公司的构想是一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大伞。 近日沃尔沃首次在中国展示了其对未来充电设备的构想——可折叠太阳能充电伞(Solar Pavilion)。给汽车充电自然是基本技能,而该设备的独特之处在于,你可以将其折叠成帐篷袋大小,然后装进汽车后备箱。也就是说,用户能够随车携带充电站。 有别于传统太阳能电池板单一的方形设计,充电伞采用了柔性光伏薄膜及可折叠设计,并配备了轻量级的碳纤维管架,通过纤维状嵌入式光伏电板可大量收集室外光照为车辆充电。受益于此,整个充电伞外观更具美感和张力,而流线型设计也使得充电设施多了几分生机。 在沃尔沃汽车的支持下,来自美国 Synthesis Design + Architecture 的华裔设计师 Alvin Huang 带领团队,成功打造出太阳能充电伞。“太阳能充电伞灵感源于兰花造型,整体造型通体透明、简洁典雅。”Alvin Huang 接受爱范儿采访时谈到,“我们认为设计制造便携易用的产品是实现未来绿色可持续交通的关键,这让我们与沃尔沃的新能源汽车不谋而合。”这款充电伞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 2013 年度 25 大最佳发明之一。 充电伞搭建起来需要耗时 45 分钟,占地 36 平方米、 3 米。在为汽车充电的同时,也能给车辆降温,避免暴晒。利用这款充电伞给汽车充满电需要 12 个小时,折叠起来耗时 45 分钟。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它的实用性,则需要改进设备,让拆、建耗时更短,充电更快。 “目前充电伞仍处于概念阶段,会更多地强调外观的视觉冲击。充电伞三点着地,三点朝上,非常具备对称的美感。而远看过去,它就仿佛阳光下一只跃动的蝴蝶。”Alvin Huang 谈到,他的团队正与沃尔沃合作持续改进产品,希望未来的产品占用空间更小,折叠更方便,充电速度更快,以便顺利将其推向市场。 也许充电伞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局限在传统思维里,而是让人们看到另一种玩法——为何不随车携带一个优雅的“充电站”? 沃尔沃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公司愿景——“2020 年零伤亡、零排放”。为了实现“2020 年零伤亡”,该公司正不断改进旗下汽车的安全性能,比如最新的 XC 90 便搭载了两项世界首创安全技术:路面偏离保护方案和交叉路口自动刹车技术。同时沃尔沃也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以提升交通安全。 而为了实现“2020 年零排放”,沃尔沃则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动作频频。该公司在欧洲推出的第一款量产插电混动车型 V60 PHEV 去年在欧洲卖出 7437 辆,排名市场第二(仅次于三菱欧蓝德 PHEV 的 8440 辆),并占据豪华品牌 PHEV 销量榜首位置。此外,2015 年上半年沃尔沃将会在中国市场投放 S60L 插电式混动汽车。
测试文章幻灯片图片
据 Recode 报道, Demand Media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Richard Rosenblatt 在靠“用户生产内容的机制”赚得“盆满钵盈”之后,如今又打算成立一家新公司 Whipclip。有相关人士估算,Whipclip 目前已获得 2 千万美元的的融资,估值也已达 1 亿美元。 Whipclip 是一款可以快速截取视频的应用,用户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可以使用 Whipclip 将自己觉得精彩的部分快速截取下来,并进行分享。创始人 Richard Rosenblatt 说,他希望能给用户提供一种既简单又合法的截取视频方式,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分享自己觉得值得观看的片段。 其实现在很多用户在观看视频时都会将一些片段截取下来在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网络上分享。以 Twitter 为例,其鼓励用户多分享电视节目的内容,因为人们的讨论可以带来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提高,相应的 Twitter 就可以借此像内容生产方收取一定的费用。 不过,Whipclip 的做法是让内容生产方和用户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他们先向内容方召集内容,接着在为 Whipclip 用户提供内容的同时提供简单的剪辑和渲染工具,然后这些内容又会直接导入道内容提供方的网站上。 Whipclip 今天只是发布了内测版,目前用户可以在其官网上申请试用。
自定义高度
每个分类可单独设置缩略图高度
演示自动发卡
每天,我们和无数的移动设备产生沟通。我们需要热咖啡,就会按下咖啡机的按钮;在 ATM 机上取钱,要插入银行卡,点击屏幕上的图标;办公室的台式机,配备了键盘鼠标。这些交互方式自然而然的存在在人类社会中,你甚至都不会察觉方便不方便,学会使用他们,是人社会化的一部分。 就移动设备来说,电容触摸屏是绝对的交互之王。乔布斯非常鄙视键盘,所以 iPhone 从一开始就没有多余的按键,用手指操作屏幕是交互的主要方式。曾经红极一时的手写笔被 iPhone 革了命,从此电容触摸屏霸占了移动设备市场。 《财富》杂志的专栏作者 Jason Cipriani 想的有些“叛逆”,他认为手机应该有更多的互动模式。实际上,现有的语音、手势操作技术可以实现“非手指”操作。于是,他做了一次实验,来看看哪一个是最好的交互方式。 他首先试用了手势键盘 Swiftkey 和 Swype。这两个键盘其实是便捷的输入法,通过滑动输入和智能判断加速手指在触屏上的输入,会智能选词、自动加空格和大写。在手机上,它们的体验还算好,但是到了更大的屏幕上,Jason 发现手势键盘的实用性很低,因为手指不够长。 所以,Jason 又试用了语音输入。除了 Siri,Google 和微软都相继推出了语音助手。语音交互让输入解放双手,但是它也有明显的缺陷,公开场合使用语音和手机对话看起来有些诡异,而且会向周围人泄露隐私。 手写笔怎么样?Jason 用了三星 Note 4 配套的 Spen,发现它的反应很慢。手写笔也许更适合某个特殊应用,比如表格、画图,作为移动设备的基础操作方式,手写笔的使用体验不是很好。 最后,Jason 使用了眼动追踪。这项技术通过对眼部动作的追踪来实现部分交互,比如眼不再看屏幕的时候,屏幕自动变暗或熄灭;看视频的时候,视线离开,片子会自动停止。和手写笔一样,Jason 认为眼动追踪只是适合小范围的使用,噱头的意义更大。眼动识别不仅不准确,也无法提高生产力。 总结起来,触摸屏仍然是最好的交互方式,手指操作仍然是王道。就好像键盘和鼠标,这两样设备已经存在几十年,在台式机上仍然是主要的互动工具,大多数的应用也依据鼠标和键盘的交互来设计。在移动设备上,尽管诸多的新技术新颖奇特,但是我们还是离不开手指头。
mPath 告诉我们可穿戴设备应当这样做
连线之前说以高德纳咨询公司此前所提出的“技术成熟曲线”来解释 Google Glass 这两年来的遭遇,认为它已经经过“期望膨胀期”,现在进入“幻觉破灭期”——公众、媒体对它的热情已经消磨殆尽。但这对于 Google Glass 来说未必是坏事,它可以沉下心了探索设备的应用场景,完善开发环境,以及联合更多合作伙伴。 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可穿戴设备领域,必须对 Google Glass 说一声感谢。是它,让大众幻想不一样的工作、生活方式;也是它,通过一轮一轮的造势,让可穿戴设备的概念深入人心,吸引投资界、创业者的注意。Google Glass 遭遇的挫折,一定是暂时的。 我之前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得出了一个结论:尽管现在大部分可穿戴设备功能还比较单一,它真正的潜力尚未发挥: 世界上有许多类型的数据可以记录,而不仅仅是血压、步数,分析这些数据能够更好地给人提出合理的建议; 可穿戴设备可以在某些生产力环节当中,可以提高人们完成任务的速度。 现在可穿戴设备(包括眼镜、手环和手表)所遭遇的障碍不外乎: 收集的数据不够全面,不够精准,不够海量,数据分析尚在浅层,无法给人非常有效、合理的建议; 相关应用匮乏,使用场景单一,让人找不到长期使用的理由。 但这些障碍,将会随着更多数据的采集、应用生态的丰富而得到克服——当然,这和我之前《智能硬件?不,联网硬件》表达的一致:联网设备的重点,不在于设备的行为表现得智能化,而是应当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硬件终端化为各式各样的服务。 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除了“不要把智能硬件看成硬件而应该看做提供服务的终端”之外,另外一个就是提供更多有意义的数据。比如说,步数转换称健康值、理财转化成财务健康度、心理状态转化成心情值等等。 而这需要的,不仅是数据,还包括新的数据解读方式。 连线最近报道一个叫 Elliott Hedman 的人,以及他开发的,有助于产品改进产品设计的传感器 [mPath],就体现了有趣的思路。从产品形态来说,它和现在常常看见的智能手表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戴在手腕上,而且有一个显示屏。而从从技术来说,它和 Jawbone Up3 近似,采用了皮肤电反应的生物抗阻测量方法来检测人体的生理数据——而这些数据将用于改善产品设计的流程。 在 mPath 产品官网,Hedman 列出了 10个问题: 到底消费者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时,感受到的,是开心、压力、兴奋、厌倦,还是专心呢? 消费者当下面对的情绪障碍是什么? 我们的消费者部门到底在探求着怎样的情绪体验? 我们拥有一个创新,但它可用吗?它将如何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我们如何打造一个数字部门,以补益我们的实体产品/服务? 到底我们如何为雇员们改进体验? 到底有那些关键因素,会促使消费者购买/回流? 我们知道消费者不喜欢/需要,但到底如何才是最佳的提示方式? 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我们数据,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客户? 如何增加我们雇员之间的交流? 好产品拥有独特的气质,从一开始就能吸引人,而到了最后,我们越了解就会对它越喜爱。然而,好产品背后的设计,要经历异常复杂的过程。 此前,我参观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就发现他们专门有安装了多个摄像头,以及安装了单向透视玻璃的调研室,方便用户调研人员观察用户在使用某些产品的反应,一一记录下来,经过专业的判断与解读之后,再形成行之有效、合理的建议。 是的,所有设计师都希望能够切实知道消费者对自己设计的反应。而这种反应,直接问消费者,却未必能够得到。 如果是配量了 mPath,那么情况就可能不同,它通过皮肤电感应来检测人对某个设计、某种设备的反应,从而更快地得到量化的数据。Hedman 此前是 MIT 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实验室的博士候选人,他与团队设计出名为 MOXO 的传感器,然后通过这个传感器来检测人的情绪反应。 乐高是 mPath 的第一名客户,他们聘用 Hedman 为 LEGO Technic 系列配套的平板 app 提供建议。于是,他们找来数名少年进行测试。当少年们打开 app,第一次看到简介的时候,Hedman 的传感器所记录的数据开始突然升高,不过,这属于正常情况,因为是遇到新鲜的事物,此时需要处理的信息很多。然而,继续测试下去之后,Hedman 就发现问题所在,app 里面的动画太多了,虽然都是一些非常细碎的地方,然而显然儿童们在翻页的时候,感受到更大的压力,结果他们不愿意去使用它。 乐高仅仅是 Hedman 小试牛刀,他被 Google 请去改善 Gogole 无人驾驶汽车的体验,被 Best Buy...
Myris:让虹膜识别呆在你手边
扫描虹膜,然后进入某个神秘的金库,这是电影里常常看到的画面。 因为电影当中反复提起,因而在人们的印象中“眼球解锁”成为“高科技”的某种象征。现在常见的解锁方式还是密码解锁,指纹解锁。尽管因为移动领域的发展,现在也能做到人脸解锁,然而,和虹膜解锁相关的设备依然十分神秘。 想不想在现实当中,就能够拥有这这样的酷的解锁方式?一家名为 EyeLock 的公司,推出了名为 Myris 的设备,让你能够扫描眼球,就能解锁电脑。 Myris 的外形和 Nest 很像,Nest 中间是屏幕的地方,被换成了镜子,镜子的上方是摄像头。设备内部集成了新款的生物识别扫描器以及一个密码管理器。它通过 app 储存、管理你的密码,当遇到需要填写密码的地方,扫描一下眼球就可以登录。 EyeLock 称,这样的方案,能够避免人们主动输入密码,而且让人使用长度更长的密码,而不必记忆。这一点,相信使用 1Password 的人会比较有感触。 和 TouchID 类似,Myris 所记录的生物信息,不会储存到云端,而是只限于本地访问。而且,它会通过扫描你的虹膜,生成独一无二的识别码,所以它也不会储存记录了虹膜的照片、视频。 EyeLock 还认为,虹膜这个生物特征,要比指纹扫描、TouchID 要更加安全,只有 DNA 才能超过它。在人体生物特征识别领域,认假率(false accept rate)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它的数值越低,就代表识别越精确,也就越能减少出错的可能性。虹膜识别的认假率为 1/1500000,而 TouchID 的认假率为 1/10000。 Myris 的安装并不难,只要打开包装,拿出产品,然后插在电脑上,再登录自己的虹膜信息即可。 到底它的表现如何,让我们看看 Re/code 莫博士的评测。莫博士在 Mac 和 PC 上都测试了,发现它的确可用。不过,由于需要和电脑连着常常的 USB 线才能用,如果是时常需要外出的用户,可能会感到困难。另外,扫描速度时快时慢。换言之,如果 Myris 要吸引更多用户,产品就要变得更加便携。公司负责人称,这是第一代产品,将在未来一年内推出第二代产品,将内嵌到笔记本中去,而无需单独的外接设备。 Myris 虹膜识别所需的时间常常超过 10 秒,太多了。对方回答由于送测产品工程机,因此还有表现不够稳定的地方。公司承诺未来将识别速度提高到 1 到 2 秒。另外,设备尚不能支持 Windows 8.1 的网络登录方式,而且还尚未支持最新版本的 Mac OS X。 根据官方网站,负责 EyeLock 商务拓展的 Anthony Antolino 称,Myris 将首先进入到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所当中,比如超市和商场。而从技术上,她将透露将与台湾一家为惠普、Acer 制造 PC 的厂商合作,在今年推出结合虹膜识别的相关产品品牌。 不过,我认为它最有潜力的地方应当是智能家居,当众多设备连上网络之后,它的安全性如何保证呢?当下还没有非常有说服力的方案,而虹膜识别可能会是其中一种。 如果路由器真的是智能家居的连接中心,那么路由器的安全性是最需要保障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是否路由器未来需要安装一个摄像头?
亚马逊 Echo:不如播放器专业,没有手机语音方便
对时下热炒的智能硬件别期望太高,这定律相当管用,前不久我们报道过智能衬衫 OMsignal 的试用,发现它并不比智能腰带强多少,只不过是披上了智能的外衣。这定律也适用于亚马逊新推出的 Echo,这款号称拥有“360° 全方位无死角音频”的播放器,并未给人太多惊喜。 下此结论的是 Cnet 编辑 David Carnoy,他花了 199 美元从 eBay 购买了一台 Echo,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使用。和我们之前评测的小智超级音箱一样,从战略角度看,它有着入口的潜力,但实际用下来,它并不比播放器更专业,也没有手机语音交互那么方便,而且缺乏核心应用。 Carnoy 并不建议用户花 199 美元购买 Echo,不过目前它在进行 99 美元 Amazon Prime 用户促销活动,想尝鲜的用户可以下手。 我们来看看 Carnoy 的使用报告,首先介绍一下,Echo 是一款十分便携的设备,高 23.5cm,直径 8.2cm,可以轻易挪动位置,顶部有一圈发光的环,以暗示操作正在进行,它拥有 7 个麦克风,只能通过“Alexa”来唤醒,不能改名字,不能改声音性别。 它的优点有二:语音识别准,较好的音乐播放体验,Carnoy 甚至认为它比 Siri、Google Now、Cortana 有更好的语音识别能力,和 Fire TV 用的一套语音系统。另外,如果你是 Prime 会员,它可以迅速生成播放列表,比如基于风格和歌手,同时兼容 Amazon Music、iHeartRadio、Tuneln 等,从 Amazon Music 买音乐也很方便。 在蓝牙模式下,它可以播放手机上的声音,包括 Spotify,此时它就像蓝牙耳机一样。或者说,Echo 是一个具备语音操控、外放的蓝牙耳机,这样一看 Jawbone 也很适合做这种产品。 Echo 还有一个内置麦克风的遥控器,这样即使播放器声音大,也可以语音遥控。遗憾的是,Echo 没有内置电池,必须时刻连接电源使用,而且,Echo 不支持 iOS 设备,只有 Android 和 Fire 设备可连。 一个很蛋疼的问题是,Echo 没能履行好一个播放器的职责,高音时声音会失真,看来还真是非专业选手。 语音问答时并不需要通过手机,不过有一些回答会显示在手机上,在使用小智超级音箱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音箱无显示器,当遇到长篇内容时,它的交互会有问题,Echo 则采用手机 App 辅助显示的办法解决。 从服务内容来讲,Echo 做的很一般,只能提供维基百科以及少部分数据库的内容,例如笑话内容库,它甚至不能调用 Google 搜索,遇到不能回答的内容时,会传送一个 Bing 搜索链接到手机上。 可以看出,Echo 是想扮演两个角色,一是无线播放器,二是虚拟助手,但是每一个都做的不出色。用户面对一个可语音交互的设备,并不满足于只使用亚马逊的内容,而是在更广泛的服务、人工智能上。 比如它可以提醒你日历事项,播报你关注球队的比分,以及结合用户信息,提供个性化的回答。这并非一夕之功,微软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经过了很多年的积累之后,才有了 Cortana...
标题模式
designer-source-material-download
Carefully selected materials for designers, unedited images, models, vector graphics, and model material downloads
- 1cartoon Christmas tree Santa Claus reindeer snowman decoration elements illustration vector 2.51w
- 22780 sequence 33 models – png+ai vector AI hand drawn European creative cartoon Easter Christmas dwarf pattern illustration design material 2.43w
- 3测试资源下载 10w+
- 4演示免费资源下载 2.16w
- 5演示收费观看视频,支持视频列表 1.91w
- 6演示相册功能 1.63w
- 7【团购下载】标题可设置显示最多两行 9.5k
- 8测试文章幻灯片图片 7.03k
- 1如果 Skype 过时了,我们现在有 Wire 6.07k
- 2Jawbone UP3、UP MOVE 入华,正在接入微信 3.24k
- 3主打 ID 概念,复制小米模式的华米,估值已经 3 亿美金了 4.27k
- 4少年可期,Google 要推低龄服务 4.56k
- 5英特尔:我们的智能眼镜也要拥抱时尚 2.92k
- 6全面拥抱未来,BMW 所有主力车型都将推混动版 2.42k
- 7如何用WordPress搭建一个博客网站 2.58k
- 8WordPress网站如何提高收录 2.5k
- 1单栏无边栏文章 1.16w
- 2特殊显示样式 5.32k
- 3资源下载wordpress主题,付费下载资源wordpress模板 6.85k
- 4如果 Skype 过时了,我们现在有 Wire 6.07k
- 5新一轮预测开启,HTC One (M9)会是什么样子? 2.1k
- 6Jawbone UP3、UP MOVE 入华,正在接入微信 3.24k
- 7霍金想演 007 大反派,那么得先让他能说话 2.06k
- 8wordpress如何用openai的chatgpt来做自动批量发文章生成器 2.46k
List列表演示
可单独设置自定义分类法筛选、标签筛选等,没有图片时不显示图片
如果 Skype 过时了,我们现在有 Wire
记得早些年学英语的时候,曾经守着 Skype,硬是把一个聊天工具变成了学英语的平台。当开始可以用英语正常聊天时,Whats App、Viber、Line 等聊天应用又成了和外国朋友交流的主要工具,有时为了方便自己,甚至会教会他们用微信。然后,Skype 就真的很少用了。 不过,创造 Skype 的那些人并没有闲着。10 月份的时候他们推出了一款主打视频聊天的应用 Skype Qik 以顺应这种便捷的实时视频通话趋势;如今由 Skype 部分早期创始人组成的团队,又发布了新的聊天工具 Wire。其创始人兼 CEO Jonathan Christensen 称,这将是一款完全不同于现有通讯工具的应用。 Wire 具有收发消息、语音通话、群聊等功能,支持图片、云音乐和视频分享。The Verge 的报道称,Wire 集合了现有聊天工具的各种特色功能。 从 Skype 创立到现在,通讯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用移动设备发送免费的消息或进行免费通话。 Wire 的投资人,Skype 联合创始人 Janus Friis 如是说。而 Wire 除了有 iOS 和 Android 的移动版,还同时推出了 OSX 的版本,像苹果的 Facetime 那样可以在移动和桌面设备上进行转换。 翻看有关 Wire 应用的评论后发现,其简洁的 UI 设计最讨人欢心。先抛开功能不说,Wire 给人的印象分还是很高的:背景是一张可自定义的图片,有 7 种颜色的简单滤镜可选,文艺范儿十足。界面左侧是联系人名字,点击打开聊天页面后就能发送文字、图片等信息或通话请求。打开对话框的右侧就能直接添加联系人加入群聊。 Wire 在其官方博客上指出他们重点强调三样东西: 尽量保真,无论图片、还是视频,在 Wire 的传输中都能保证原内容质量不变。 通讯形态切换自如,发送文字、图片、或语音信息时不需要复杂的操纵,在同一个界面进行就可以。 跨平台,Wire 的设计保证了其 iOS 、Android 和 OSX 版的同步性,未来他们还将推出网页版,使用 Wire 在不同版本上进行聊天可以实现同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Wire 的开发团队可以说是一个精英组合,基本都是曾在苹果、诺基亚、微软、 Skype 等工作过的技术和产品人员。因此,首先其通信质量应该是可以信得过的。至于能不能成为Janus Friis 所说的“又美又好用”的工具,可能还需要经过用户的检验。 不过,Wire 显得非常有信心。其创始人兼 CEO,曾在 Microsoft 和 Skype...
Jawbone UP3、UP MOVE 入华,正在接入微信
刚刚 Jawbone 在北京介绍了他们最新的两款产品 UP3 和 UP MOVE,此时距离全球发布仅仅过了一个月,这样的速度表明了他们对于中国市场的兴趣。昨天 Misfit 也表示中国是其最大的市场,而 Jawbone 也称,中国是他们第二大市场,增长迅猛。 此前我们已经对 UP3 和 UP MOVE 进行过介绍,这里还是再介绍一遍,UP3 是定位中高端的手环,相比 UP24 属于重大升级产品,UP3 在传感器上有了较大飞跃,新增了生物抗阻感应器,皮肤及环境温度传感器,因此它成为少数可检测心率的手环。 而有了这些传感器之后,UP3 可做的就多得多,不管是睡眠还是运动,都能检测心率。而包括静息心率这些数据,对于检测人整体的心脏健康水平是很有参考性的,从而在专业数据上,UP3 有了实质的进步。另外,它还可检测快速眼动睡眠、浅度睡眠、深入睡眠等 UP MOVE 功能和 UP24 差不多,其实更像 Shine Flash,造型类似一块饼干,可嵌入表带或者夹子里。使用方式和 Shine 很像,盘面拥有 12 个指示灯,按压表盘按钮一次,显示运动量,按压两次显示时间。 可惜的是,我们没能在发布会后拿到试用产品,中国区的负责人介绍它还在办理入华手续中,UP MOVE 预计在本月底上市,UP3 预计在 1 月底上市,价格为 418 和 1488 元,渠道包括主流电商、Apple Store 以及苏宁、国美等。 在会后,我对 Jawbone 市场负责人 Nordin Jorgen 进行了采访,话题围绕中国市场以及低价竞争,以下为对话实录: 你们 3 月份收购 BodyMedia 对 UP3 的研发有什么作用? BodyMedia 一直在体温、皮肤电流反应传感器上经验丰富,收购后帮助我们整合多种传感器(UP3 正是如此),同时他们的传感器专利也是收购目的。 UP MOVE 推出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更多第一次用的人进来,多彩的设计更招人喜欢,并使用 UP 平台的数据分析。我们不是为了和低价产品竞争,低价产品提供了数据,然后呢? Misfit 接受了中国资本的投资,Jawbone 在本地化上有什么举措? 我们正在和微信接洽,准备接入微信,并且在食谱上会开发中国人的食谱。 有人说可穿戴市场会分成数据分析、设备、平台三个垂直领域,你认为呢?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很乐意有数据被中国公司拿去用,并且做分析。
主打 ID 概念,复制小米模式的华米,估值已经 3 亿美金了
最早接触华米的时候它还不叫华米,叫智器,主要做 Android 平板电脑,在归入小米生态链之后才改名华米。这一运作让华米一飞冲天,销量和知名度猛升,估值也扶摇直上,日前刚刚宣布融资 3500 万美元,估值达 3 亿美元,投资方也是有名的晨兴资本、红杉资本、顺为等。 如果不是在小米生态下,华米这么短时间达到这个成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而投资人也承认,这个估值是考虑了小米生态链,有小米平台加持才形成的。 与之对应的是,在刚刚过去的双 11 促销中,小米手环单日出售了 10.3 万支,上市至今的 3 个月销量达到了 100 万支。华米 CEO 黄汪称,这个数据在全球都是前三甲的,至于明年嘛,拿第一那是很轻松的事。 华米可以说是小米模式下复制的产物,上一个这样复制的爆款是小米移动电源,通过极低的价格抄底,加上互联网营销,这都是小米提供的关键助力。晨兴资本合伙人刘芹的形容很贴切,小米这是把供应链能力、营销能力开放出去,这正是创业团队最缺的两个资源。不知道是否戏言,雷军打算依照这个模式复制 100 家。 有了顶级投资机构的参投,小米平台的背书,华米已经是可穿戴市场炙手可热的选手,而且小米投资高层透露不会投资第二家手环厂商,因为没有区别性,华米一家就能做所有的事。 小米手环最亮点的功能就是身份 ID,它也成为华米极力打造的核心功能,身份 ID 会带来极大的便利。黄汪拿雷军举例,有一次雷军上班时把手环忘在家里了,那一整天他只能通过密码解锁手机,上百次的解锁让他相当抓狂,甚至想让司机回去取,所以在高层看来,ID 的概念是成立的。 在最近的 Android 版本更新中,小米手环支持所有 Android 5.0 系统手机的密码解锁,非小米产品也能对接手环的 ID,iOS 版应用正在审核中,未来随着智能硬件越来越多,他们都可以和小米手环对接,小米手环想成为万物互联世界中的钥匙,投资人认为这个机会是世界级的。 黄汪称,2015 年将会把小米手环带进欧美市场,还会以独立品牌针对该市场推出新品,小米投资过的 Misfit 会给予帮助,目前已经在硅谷有了研发人员,他们还聘请了顶级设计师于澎涛,后者设计过 Nest 控温器、烟雾报警器以及 GoPro Hero 4 相机。
少年可期,Google 要推低龄服务
为了通往下一个 10 亿用户,Google 花费的心思可不少,一方面瞄向印度、东南亚甚至非洲等还未成熟的互联网市场,另一方面力争把服务由电脑和智能手机拓展到手表、眼镜乃至汽车上。其实还有一篇广阔的市场大有可为,但是风险颇大。 在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已经十分普及了,少年儿童已经有了许多途径主动或被动地接触互联网。但是,互联网信息十分多样性,有许多信息是不适合青少年和儿童去浏览的,并且欧美法规对于青少年的保护尤为严格和细致,想要发力这片市场从道义和法律上都得慎重。 另一方面,Google 已经做大,成为人们互联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秒,Google 处理的搜索请求达到 4 万次,一年约有 1.2 万亿次,很难统计这些搜索背后的信息有多少不是不适合少年儿童的。所以,少年儿童的互联网需求和互联网信息的繁杂其实是有一定矛盾的,这也是美国儿童在线隐私保护规则(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Rule)和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The 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COPPA)这类法律规则颁布的原因之一。 在接受《今日美国》的采访中,Google 工程副总裁 Pavni Diwanji 表示,Google 将在明年推出他们最受欢迎服务的少年儿童版,这些服务最有可能是需求比较大,但是内容不好控制的搜索以及 YouTube 视频,还有用户基数很大的 Chrome 浏览器。 Pavni Diwanji 本身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孩子是 8 岁,另一个 13 岁。她在采访中表示,Google 决定开启这个项目的原因是: “公司内部开展这个项目的动力是因为我们都是有孩子的人,这推动我们去改进产品,让孩子们在使用的时候尽享安全和欢乐。” 除了开发适合孩子使用的产品外,Google 还要考虑让父母去监督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Pavni Diwanji 认为,他们希望孩子获得安全的上网环境,并且,孩子不仅仅是他们产品的消费者,更应该是一个创造者。 虽然这位 Google 高管说的动机很单纯,但是主流媒体依旧认为,Google 此举还是为了打入新市场,发展新用户,并创造收入。但是在以往,13 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市场是一个地雷区。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和其背后的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过去 15 年的时间里处罚了 20 家公司,因为他们没有征得父母同意就收集了年轻用户的个人信息。今年 9 月,Yelp 就被罚款 4.5 万元。 一直在和侵犯隐私作斗争的电子隐私信息中心主管 Marc Rotenberg 说: “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不会坐视不理。我不认为我们希望满世界都在卖孩子们不需要的东西。” 这些来自外界的担忧 Google 自然知晓,但是 Pavni Diwanji 表示,应该相信技术的能力,相信父母和孩子。她说: “这可能是我面对最大的挑战之一,我们想奠定基础,让 Google 的每一项服务都让孩子们感觉良好。孩子们是未来,那么为什么不给他们工具来激发创造力呢?” 这也并不是 Google 第一次表示会将目光投向少年和儿童,早在今年 8 月,就有消息称,Google 将会推出适合孩子们使用的 YouTube。并且,《华尔街日报》也称,Child-friendly 版的...
英特尔:我们的智能眼镜也要拥抱时尚
就在业界数落 Google Glass 种种不是,面临失败结局的时候,英特尔毅然决然冲进这个市场。日前英特尔和世界最大的眼镜制造商意大利陆逊梯卡公司(Luxottica)达成了合作,双方将一起研发运动、奢华类的智能眼镜。 和时尚结合,这是科技产品用来消弭冰冷感的手段,智能眼镜被形容为放在脸上的计算机,更加马虎不得。陆逊梯卡在时尚界赫赫有名,旗下拥有雷朋(Ray-Ban)和奥克利(Oakley)等著名眼镜品牌,拥有强劲的渠道,和英特尔合作相得益彰。 根据英特尔官网新闻稿的描述,双方会进行数年的联合研发,并且将推动“智能眼镜未来长相”的研究和开发,这一点很值得认真对待,很大程度上,Google Glass 就是因为外观雷人把人吓跑了。双方预计在 2015 年交付新品。 有意思的是,Google 也在今年 3 月和陆逊梯卡结成联盟,双方一起探讨未来智能眼镜的设计,也许下一代 Google Glass 就是出自陆逊梯卡手笔。 而更为有趣的是,华尔街日报刚刚爆料了 Google 将与英特尔合作的事,即未来的 Google Glass 将放弃德州仪器的处理器,转而使用 x86 的芯片,如果属实,这将成为英特尔进军可穿戴市场的重要举措,而三方的合作有望真正推动智能眼镜离消费者更近一步。 一边是硅制芯片,一边是时尚设计,Google 和英特尔都拥抱了陆逊梯卡,当芯片离人越来越近,科技也得围着设计打转。 题图来自 Gigaom
全面拥抱未来,BMW 所有主力车型都将推混动版
今年 BMW 凭借 i3 和 i8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大放异彩。而这家公司显然不会就此止步。BMW 近日宣布,计划为旗下所有主力车型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包括旗下最受市场欢迎的 BMW 3 系。 促使 BMW 做出此项决定的一个直接原因,便是欧盟环保法规的收紧,亦即愈加严苛的碳排放标准。而其他传统车厂也可能会做出类似的应对策略。 BMW 将在法国 Miramas 展示 3 系插电式混动原型车和一款全新混动概念车,后者集成了宝马 i 系列产品已有的技术。 BMW 3 系插电式混动原型车搭载了双涡轮增压四缸汽油发动机和一款电动机。其电动机动力系统基于 BMW eDrive 技术,后者已应用在 i3 和 i8 上。而原型车的锂离子电池组及管理系统、冷却系统,也是基于 i3 和 i8 的经验打造。 根据 BMW 的说法,其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可以灵活而迅速地推广到旗下其他车型上。该公司还表示,消费者在城市用车时可使用纯电动模式,而长途旅行时混动模式就可以派上用场。如此一来,能耗、碳排放都会较普通汽车大幅降低。 近日,BMW 北美电动车销售与战略负责人 Jacob Harb 透露,将打造类似特斯拉超级充电站一样的充电网络。Jacob Harb 声称 BMW 充电网络将由 DC 充电站构成,该充电站同时兼容其他品牌电动车。 再看中国市场,在刚刚结束的 2014 广州车展上,全新 BMW 530Le 插电式混动车型全球首发。该车基于 BMW 5 系长轴距版打造,由华晨宝马自主研发,并获得 BMW 总部支持,将会在国内生产。BMW 530Le 在纯电动模式下,续航里程可达 58 公里。混动模式下,该车百公里综合油耗仅 2.1 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只有 49 克。
About VIP
Our Advantages
Rich resources and selected by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imely
Daily updates
Picky
Various materials
Fast
Speed Experience
7x24h
Always in touch
52050
Total Resources
35212
VIP Resources
20002
Total Users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