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车成为虚拟游戏的一部分,你觉得如何?
Google 推出的 Ingress 游戏想必不少人都体验过,这款游戏利用 Google 地图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与游戏相结合,玩家需要按照地图的真实位置(比如广场)收集并积攒虚拟的“XM”能源以推动游戏进行。 现在,一个创业团队把这套思路应用到日常驾车中,让现实中的驾车也能成为虚拟游戏中的一部分。 这家创业团队由 James Cheung 带领,团队成员身处香港和内地。他们开发了一款名为 Baen 的硬件,该设备可以插入汽车的 OBD 接口,然后通过蓝牙与手机建立联系。Baen 能够搜集位置、行驶里程、油耗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游戏。 那么基于 Baen 的游戏究竟怎么玩? James 表示,他们将推出一款“真实”的赛车游戏。在游戏中,你的爱车会变成机械战士,其命运与你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相关联。游戏中的走动由汽车的位置和速度决定。而一些其他的统计数据,例如油耗和行驶距离,则决定了你在游戏中的行动和经验。同时根据驾驶路线,你可以收集不同的武器、配件来加强自己的战斗能力。 在驾驶时,你会遇到其他人类玩家和非人类角色,你可以与这些角色战斗,结为盟友或进行交易。虚拟世界还包含基于现实世界而组成的战略要地,例如停车场。玩家之间的交互将会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James 告诉爱范儿,他们已开始和一些正在开发中的游戏谈 API 接入合作,“我们的 API 可以把汽车的一些相关数值变动转入游戏的数值体系。我们希望未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名词,比如:某某游戏(驾驶版)或汽车版。” 将真实驾车融入虚拟游戏,面临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会影响安全吗? “确保安全驾驶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项目追寻三个简单的原则。”James 称,“驾驶过程中无法触控游戏屏幕;所有的提示都将是语音提示;游戏本身并不会将驾驶纳入评比机制。” 谈及为何将驾驶与游戏结合时,James 说, 人们不断改造车或是购买各种配件,改善性能、提高舒适度,都是为了增加驾车乐趣。而 Baen 则是用“游戏”这种方式来提升驾车乐趣。它们可谓殊途同归。 目前 Baen 正在 Kickstarter 众筹,若筹款成功,预计会在明年 2 月份发货。早期支持者可花费 20 美元入手一个。
独家测试资源下载
社交类 app 有着庞大的用户群,而用户就是公司开展业务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最近像 Snapchat 也推出了转账功能,我们熟悉的微信也有微信支付,Facebook 和 Twiiter 也一直在支付领域探索。如今拥有 1.7 亿活跃用户的 Line 也宣布其支付功能 Line Pay 将于 12 月 8 号全球上线。演示收费下载资源样式1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代码高亮 function _mbt_test_highlight(){ return true; } 类似支付宝的支付密码,使用 Line Pay 时需要另外输入一个验证密码。iPhone 5S 以上的手机用户则支持 TouchID 指纹登录。 不过 Line Pay 目前还不够完善,用户转账功能暂不支持日本之外的地区,全球版能用的只有信用卡支付。同时公司也在为继续支持更多的线下商店而努力。
2780 sequence 33 models – png+ai vector AI hand drawn European creative cartoon Easter Christmas dwarf pattern illustration design material
2780 sequence 33 models - png+ai vector AI hand drawn European creative cartoon Easter Christmas dwarf pattern illustration design material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代码高亮 function _mbt_test_highlight(){ return true; } 类似支付宝的支付密码,使用 Line Pay 时需要另外输入一个验证密码。iPhone 5S 以上的手机用户则支持 TouchID 指纹登录。 不过 Line Pay 目前还不够完善,用户转账功能暂不支持日本之外的地区,全球版能用的只有信用卡支付。同时公司也在为继续支持更多的线下商店而努力。
美国星巴克推到店现取业务,2015 年逐步推广
现在许多餐饮业都搞 O2O 模式,外卖小哥蹬着一辆电动自行车,在日出日落间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救赎着饥肠辘辘口干舌燥之众的胃……这已经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过对于一些路过餐厅、咖啡馆直接打包的上班族来说,被动的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来得有效率。 据 9to5mac 报道,美国波特兰的星巴克推出了一项新的业务,它允许用户直接在星巴克的 app 上下单并直接网上付款,星巴克在确认订单后马上为用户制作饮品。这么一来,当你上班路过星巴克的时候,只要直接到柜台就能取走做好的咖啡了。直接省去了排队点单,等候制作的流程。 这个到店现取功能已经在更新过的星巴克 iOS app 上线,用户只要点击主界面上的“Order”即可。不过该功能目前仅限于波特兰,星巴克方面称 2015 年会在美国境内大力推行,至于推广到国外应该就还需要一些时间了。 可是仔细一想,美国人喝星巴克就像我们喝豆浆一样。而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星巴克却是有着浓郁小资情调的场所——如果没有了店内柔软沙发的簇拥,暗暖灯光的包围,以及随意蹭的 Wi-Fi,也许有人就会陷入沉思,思考这杯咖啡的价值和味蕾所捕捉的味道。 题图来自 New York Post
Twitter 隐私新政,上报骚扰信息更方便
社交网络面临的隐私质疑从未停止过,Twitter、Facebook 等也都正通过一系列政策缓和矛盾。周二,Twitter 宣布了一系列更新,增加隐私控件,提升隐私保障。同时,用户将用更简单的方式上报骚扰信息。 Twitter 表示,用户在标记不当信息时,提供的信息会变少,也可以更方便地提交推文或账户审查。这样一来,上报的流程就被简化了。另外,Twitter 也会精简响应的流程和机制。 Twitter 产品经理和用户安全总监 Shreyas Doshi 说:“我们之前没有在这方面做出改变。今后,用户可以看到更多的控件、对骚扰信息的上报机制、以及增强的处理程序。” 用户也能够从一个单页内查看已经屏蔽的所有账户,新增的功能还有批量屏蔽多个账户。据报道,这些新功能会在数周内上线。 题图来自 exame
Amazon CEO Jeff Bezos 谈及继任人计划
Amazon CEO Jeff Bezos 参与 Business Insider 联合创始人 Henry Blodget 的线上访谈节目 IGNITION,节目中谈到了 Amazon 的企业文化、与出版社 Hachette 的纷争、华尔街对公司长期投资战略的反应,还谈及了 Amazon 下任 CEO 的计划。 Jeff Bezos 表示,“我的工作内容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改变了许多,而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维持公司文化。”、“Amazon 的企业文化现已根深蒂固,想改变它是根本做不到的事。它会自我强化。”、“我不会永远留在这里。”并表示现在已经有了包含 CEO 在内的所有高级管理人员的继任计划,但是现阶段必须保密。 在 Blodget 追问继任人计划是否跟 Bezos 患肾结石有相关时,Bezos 则表示继任人计划比生病更加让人悲伤。 题图来自 GeekW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