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价廉”的 Moto E 二代即将到来
随着摩托罗拉低端机型 Moto G 二代的发布,价格更低的 Moto E 也将推出其新一代产品。希腊媒体 Techmaniacs 今日透露了有关 Moto E 二代的相关信息,并预计新款手机会在一个月左右之后发布。 相比第一代产品, Moto E 二代在硬件方面会有一些提升。手机屏幕将由原来的 4.3 英寸增加到 4.5 英寸,不过分辨率仍然为 960 x 540;Moto E 二代同样有一个 500 万像素摄像头,但是没有闪光灯也不支持 LTE 网络。 Techmaniacs 的报道称,Moto E 的配置和 2013 年的 Moto G 有些类似,将搭载骁龙 400 (或 410) 1.2GHz 双核处理器,RAM 为 1GB 。不过系统方面,Moto E 则会搭载最新的 Android 5.0 Lollipop 系统。虽然具体售价会是多少现在还不太清楚,但应该会保持 Moto E 系列廉价超值的定价风格。 题图来自 Techmaniacs
亚马逊 Echo:不如播放器专业,没有手机语音方便
对时下热炒的智能硬件别期望太高,这定律相当管用,前不久我们报道过智能衬衫 OMsignal 的试用,发现它并不比智能腰带强多少,只不过是披上了智能的外衣。这定律也适用于亚马逊新推出的 Echo,这款号称拥有“360° 全方位无死角音频”的播放器,并未给人太多惊喜。 下此结论的是 Cnet 编辑 David Carnoy,他花了 199 美元从 eBay 购买了一台 Echo,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使用。和我们之前评测的小智超级音箱一样,从战略角度看,它有着入口的潜力,但实际用下来,它并不比播放器更专业,也没有手机语音交互那么方便,而且缺乏核心应用。 Carnoy 并不建议用户花 199 美元购买 Echo,不过目前它在进行 99 美元 Amazon Prime 用户促销活动,想尝鲜的用户可以下手。 我们来看看 Carnoy 的使用报告,首先介绍一下,Echo 是一款十分便携的设备,高 23.5cm,直径 8.2cm,可以轻易挪动位置,顶部有一圈发光的环,以暗示操作正在进行,它拥有 7 个麦克风,只能通过“Alexa”来唤醒,不能改名字,不能改声音性别。 它的优点有二:语音识别准,较好的音乐播放体验,Carnoy 甚至认为它比 Siri、Google Now、Cortana 有更好的语音识别能力,和 Fire TV 用的一套语音系统。另外,如果你是 Prime 会员,它可以迅速生成播放列表,比如基于风格和歌手,同时兼容 Amazon Music、iHeartRadio、Tuneln 等,从 Amazon Music 买音乐也很方便。 在蓝牙模式下,它可以播放手机上的声音,包括 Spotify,此时它就像蓝牙耳机一样。或者说,Echo 是一个具备语音操控、外放的蓝牙耳机,这样一看 Jawbone 也很适合做这种产品。 Echo 还有一个内置麦克风的遥控器,这样即使播放器声音大,也可以语音遥控。遗憾的是,Echo 没有内置电池,必须时刻连接电源使用,而且,Echo 不支持 iOS 设备,只有 Android 和 Fire 设备可连。 一个很蛋疼的问题是,Echo 没能履行好一个播放器的职责,高音时声音会失真,看来还真是非专业选手。 语音问答时并不需要通过手机,不过有一些回答会显示在手机上,在使用小智超级音箱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音箱无显示器,当遇到长篇内容时,它的交互会有问题,Echo 则采用手机 App 辅助显示的办法解决。 从服务内容来讲,Echo 做的很一般,只能提供维基百科以及少部分数据库的内容,例如笑话内容库,它甚至不能调用 Google 搜索,遇到不能回答的内容时,会传送一个 Bing 搜索链接到手机上。 可以看出,Echo 是想扮演两个角色,一是无线播放器,二是虚拟助手,但是每一个都做的不出色。用户面对一个可语音交互的设备,并不满足于只使用亚马逊的内容,而是在更广泛的服务、人工智能上。 比如它可以提醒你日历事项,播报你关注球队的比分,以及结合用户信息,提供个性化的回答。这并非一夕之功,微软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经过了很多年的积累之后,才有了 Cortana...
演示自动发卡
每天,我们和无数的移动设备产生沟通。我们需要热咖啡,就会按下咖啡机的按钮;在 ATM 机上取钱,要插入银行卡,点击屏幕上的图标;办公室的台式机,配备了键盘鼠标。这些交互方式自然而然的存在在人类社会中,你甚至都不会察觉方便不方便,学会使用他们,是人社会化的一部分。 就移动设备来说,电容触摸屏是绝对的交互之王。乔布斯非常鄙视键盘,所以 iPhone 从一开始就没有多余的按键,用手指操作屏幕是交互的主要方式。曾经红极一时的手写笔被 iPhone 革了命,从此电容触摸屏霸占了移动设备市场。 《财富》杂志的专栏作者 Jason Cipriani 想的有些“叛逆”,他认为手机应该有更多的互动模式。实际上,现有的语音、手势操作技术可以实现“非手指”操作。于是,他做了一次实验,来看看哪一个是最好的交互方式。 他首先试用了手势键盘 Swiftkey 和 Swype。这两个键盘其实是便捷的输入法,通过滑动输入和智能判断加速手指在触屏上的输入,会智能选词、自动加空格和大写。在手机上,它们的体验还算好,但是到了更大的屏幕上,Jason 发现手势键盘的实用性很低,因为手指不够长。 所以,Jason 又试用了语音输入。除了 Siri,Google 和微软都相继推出了语音助手。语音交互让输入解放双手,但是它也有明显的缺陷,公开场合使用语音和手机对话看起来有些诡异,而且会向周围人泄露隐私。 手写笔怎么样?Jason 用了三星 Note 4 配套的 Spen,发现它的反应很慢。手写笔也许更适合某个特殊应用,比如表格、画图,作为移动设备的基础操作方式,手写笔的使用体验不是很好。 最后,Jason 使用了眼动追踪。这项技术通过对眼部动作的追踪来实现部分交互,比如眼不再看屏幕的时候,屏幕自动变暗或熄灭;看视频的时候,视线离开,片子会自动停止。和手写笔一样,Jason 认为眼动追踪只是适合小范围的使用,噱头的意义更大。眼动识别不仅不准确,也无法提高生产力。 总结起来,触摸屏仍然是最好的交互方式,手指操作仍然是王道。就好像键盘和鼠标,这两样设备已经存在几十年,在台式机上仍然是主要的互动工具,大多数的应用也依据鼠标和键盘的交互来设计。在移动设备上,尽管诸多的新技术新颖奇特,但是我们还是离不开手指头。
正版演示多附件多价格收费下载
演示多附件多价格收费下载,可用于场景例如:一个软件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价格不一样。 社交类 app 有着庞大的用户群,而用户就是公司开展业务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最近像 Snapchat 也推出了转账功能,我们熟悉的微信也有微信支付,Facebook 和 Twiiter 也一直在支付领域探索。如今拥有 1.7 亿活跃用户的 Line 也宣布其支付功能 Line Pay 将于 12 月 8 号全球上线。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10 月份时 Line Pay 就率先在日本推出,它提供出租车预订、绑定信用卡银行账户进行结算、“AA制”分摊金额、以及无需知晓对方银行卡号,直接给用户转账等功能。
新一轮预测开启,HTC One (M9)会是什么样子?
接近年尾,各大厂商的机型也都发得差不多了,尤其是旗舰机型都已经亮过相了。按照惯例,一波已平,是时候开始下一波浪潮了,尤其是明年初就是 MWC 时期一大波开年机型袭来,而这些机型经历了设计,走过了供应链,许多零部件可能开始在代工厂的流水线上徜徉了,所以现在也会有消息泄露出来。 一般的,开年旗舰机型一般是由三星、HTC、索尼这些国际大厂带动,去年 MWC 上发布的是三星 Galaxy S5 和索尼 Xperia Z2,而后就是 HTC One (M8)。虽然这三家国际大厂都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不过至少在产品的角度,这些机器的品质都是 Android 机中的标杆。HTC 的 One 系列也一直都是设计上比较受好评的机型。 在这个时间点上,罗永浩眼中的权威手机资讯媒体 Phonearena 也收到了一些关于 HTC One (M9)的消息,为我们掀开了关于这款手机的面纱一角,需要说明的是 HTC One (M9)只是猜测名,下文的 M9 也是,一切以真机信息为准。作为 Android 的先行者,HTC 却不是这两年 Android 高速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虽然今年经过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堪堪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接下来的一年仍比较困难。 HTC One (M9)仍会是一款关键机型(这句话每年都可以说),之前的 M7 和 M8 设计语言类似,如果再次沿用就难以惊艳消费者了,最大的对手三星也是深陷泥潭,但是 HTC 的新对手却在快速成长,即使机器优秀,但是其竞争地位仍不占优。 在材质和设计上,前两代 HTC One 机型的一体设计和大量的金属材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 Phonearena 得到的消息是,M9 的工业设计不会做出什么太大改变。这可能就和诺基亚在 N9 之后的设计语言一样,有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开端后,后续很长时间都会在这个设计语言基础上做些小改动,持续使用。之前 HTC 的多款机型也证明了 HTC 确实有类似的想法。 设计上的改变不会很大,但材质上可能有所改进,有消息称 M9 的铝合金中将会添加碳化硅(silicon carbide)材质,这种新合金将会比一般 6000 系铝合金强度更高,HTC 的新机也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掰弯。具体来说就是添加碳化硅后,新合金的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即抗硬物压入能力)以及极限抗拉强度(UTS)都会有所提高。 2K 屏幕是今年一些旗舰机型的卖点之一,预计明年大部分的机型都会全线跟上,不然的话一款孤零零的 1080p 机型在参数上就被甩开了,虽然在一块 5.5 英寸屏幕上的观感差距并不明显。 2015 也会是“Phablet”继续发展的一年,在今年的机型纷纷跨过 5 英寸大关之后,5.5 英寸也就成为了下一个旗舰门槛。Phonearena 得到的消息是,M9 最有可能采用一块 2560×1440 分辨率,5.5 英寸的屏幕。市场上关于...
No registration or login requiredcartoon Christmas tree Santa Claus reindeer snowman decoration elements illustration vector
3109 sequence: 15 items - png+eps - cartoon winter Christmas cute Christmas tree Santa Claus reindeer snowman decoration elements illustration vector design material 当然你也可以设置免登录收费查看部分内容~~~ Download link:
测试文章幻灯片图片
据 Recode 报道, Demand Media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Richard Rosenblatt 在靠“用户生产内容的机制”赚得“盆满钵盈”之后,如今又打算成立一家新公司 Whipclip。有相关人士估算,Whipclip 目前已获得 2 千万美元的的融资,估值也已达 1 亿美元。 Whipclip 是一款可以快速截取视频的应用,用户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可以使用 Whipclip 将自己觉得精彩的部分快速截取下来,并进行分享。创始人 Richard Rosenblatt 说,他希望能给用户提供一种既简单又合法的截取视频方式,让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分享自己觉得值得观看的片段。 其实现在很多用户在观看视频时都会将一些片段截取下来在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网络上分享。以 Twitter 为例,其鼓励用户多分享电视节目的内容,因为人们的讨论可以带来电视节目收视率的提高,相应的 Twitter 就可以借此像内容生产方收取一定的费用。 不过,Whipclip 的做法是让内容生产方和用户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他们先向内容方召集内容,接着在为 Whipclip 用户提供内容的同时提供简单的剪辑和渲染工具,然后这些内容又会直接导入道内容提供方的网站上。 Whipclip 今天只是发布了内测版,目前用户可以在其官网上申请试用。
Twitter 隐私新政,上报骚扰信息更方便
社交网络面临的隐私质疑从未停止过,Twitter、Facebook 等也都正通过一系列政策缓和矛盾。周二,Twitter 宣布了一系列更新,增加隐私控件,提升隐私保障。同时,用户将用更简单的方式上报骚扰信息。 Twitter 表示,用户在标记不当信息时,提供的信息会变少,也可以更方便地提交推文或账户审查。这样一来,上报的流程就被简化了。另外,Twitter 也会精简响应的流程和机制。 Twitter 产品经理和用户安全总监 Shreyas Doshi 说:“我们之前没有在这方面做出改变。今后,用户可以看到更多的控件、对骚扰信息的上报机制、以及增强的处理程序。” 用户也能够从一个单页内查看已经屏蔽的所有账户,新增的功能还有批量屏蔽多个账户。据报道,这些新功能会在数周内上线。 题图来自 exame
Gmail 新功能:直接在收件箱编辑附件
Google 今天公布了一项有关 Gmail 的新功能,以后 Gmail 用户可以直接在收件箱中对附件文件进行编辑,并实时将更改同步储存在 Google Drive 中。 根据 Google Drive 的介绍,点击附件的“编辑”图标,Office 文件就会自动转换成对应的 Google 文件格式。比如 office 文档(dot)对应的 Google Docs,Excel 等表格类的对应转化为 Google Sheets,PPT 类型的则会转换成 Google Slides。另外,如果不想转化为 Google 的格式,用户还可以选择安装 Chrome 扩展程序: http://goo.gl/FgMfk9 VentureBeat 的报道称,这次的更新表明 Google 要开始将其各种服务“绑的更紧”,这样一来,如果用户使用的是 Google 的邮箱服务,那 Google Drive 和 Google Doc 等应该成为首选,而不是微软的 Microsoft Office 和 OneDrive。 题图来自 pammarketingnut 插图来自 Google
Google 优化验证码机制,怎样证明我是人?
Google 的“验证码”(CAPTCHA)俗称“全自动区分计算机和人类的图灵测试”,让我们向服务器证明自己是人类,而不是机器。 CAPTCHA 是由计算机来考人类,而不是标准图灵测试中那样由人类来考计算机,因此人们有时称 CAPTCHA 是一种反向图灵测试。 但是验证码的安全性一直都在受到挑战,就连 Google 自己都破解了 CAPTCHA 验证系统,通过率达到 99.8%。并且,照着一张费眼神儿的图打字不是一种舒服的体验。可是人们至今也没找到一样可以替代 CAPTCHA 的方案,而最近 Google 宣布他们优化了 CAPTCHA,让验证更准确,同时对用户来说更方便操作。 新方案命名为 noCAPTCHA reCAPTCHA,它在流程上做了改进。和要求用户输入文字不同,该系统只提供一个复选框,上书“我不是机器人”,如果你勾选,Google 就会用“风险分析引擎”来确定你是不是人类。 如果 noCAPTCHA 认为你是人类,那么无需更多的验证了;如果没有通过,你会被要求进一步验证,不过也无需眯着眼看小图,然后手动输入。新方案更简单,比如从几张图片中,点选正确的选项。 “对大部分用户来说,这极大的简化了验证的体验。”Google CAPTCHA 小组的产品经理 Vinay Shet 说。“改良版的技术看起来简单,背后的确很复杂。” Google 所谓的“风险分析引擎”,可以跟踪用户点击验证框之前、当时和之后的行为,比如在网页上花费的时间,从而来判断是否是人为操作。 目前,noCAPTCHA 还在测试中,开发者要想把它使用到产品中,必须使用新的 API。目前,Snapchat, WordPress 和 the Humble Bundle 已经开始测试了,其中,Humble 的用户通过率超过 80%,WordPress 低了不少,为 60%。 验证码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产物,一方面,人类希望计算机能够通过算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类,另一方面,人类在极力避免计算机利用算法做坏事。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计算机将变得越来越通情达理,越来越接近人类。验证码到时候还有用吗?正如《验证码的现在与未来》中所说: 如果有一天,计算机能够通过验证码验证,我们又该如何区分人类和计算机呢? 题图来自 hswstatic 插图来自 TNW
